新闻中心
做南通市值得信赖的医院
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
对于已经明确感染病原菌的患者,该如何使用抗菌药呢?
最科学的办法是根据所感染细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也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先经验性给予抗菌药物。待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
抗菌药有哪些常见的使用误区呢?
误区一:抗菌药=消炎药
抗菌药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例如关节炎,可以通过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多数人误以为抗菌药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菌药对由病毒引起的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菌药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抑制和杀灭人体内有益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误区二:广谱抗菌药优于窄谱抗菌药
抗菌药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别的不用高级别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菌药。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药,如果明确了致病微生物时最好使用窄谱抗菌药。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
误区三:新的抗菌药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比便宜的好
每种抗菌药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并非新的、贵的抗菌药就一定好,一般因病、因人选择,个体化给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对致病菌更有效的抗菌药,即使老药也一样可以立“新功”。
误区四:使用抗菌药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为避免耐药和不良反应的产生,能用一种抗菌药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五:感冒就用抗菌药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菌药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大部分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并对症治疗,不建议使用抗菌药。
误区六:发热就用抗菌药
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性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治疗有害无益。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使用抗菌药。例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菌药反而会耽误了正规抗结核治疗,贻误病情。
误区七:腹泻就用抗生素
腹泻不一定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例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对乳品、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引起腹泻;外出旅游或生活环境改变,导致肠道内正常菌群发生变化,菌群失调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非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
误区八:频繁更换抗菌药
抗菌药的疗效有一个疗程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菌药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菌药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九:一旦见效就停药
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遵医嘱服够必需的疗程。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的影响而反弹,症状复发再次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容易促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正确合理应用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医院文化
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成立于1994年7月,是一所以康复医学...

就医须知
按需择医。门诊分别开设方便门诊、普通门诊、专病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等...

人文关怀
坚持“人文关怀、服务永恒”的医院宗旨,秉承“诚信、开拓、敬业、奉献”的医院精神...
Copyright 2020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 苏ICP备1104352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北郭新村16号(北园路与东昇路交叉口)
电话:0513-80985858、80985866 传真:0513-80985877 服务台:0513-80985800